松園別館約建於1942-1943年,為日軍「兵事部」辦公室,與附近的「放
送局」( 民國33年5月1日 設,現中廣公司花蓮台)、「海岸電台」(長
途電信管理局,現中華電信)、自來水場(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場)等
皆有松林連成一片,為當時美崙山重要建築。此園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
軍官休憩所,傳言日本神風特攻隊出征時也會在此接受天皇賞賜的「御
前酒」,增添許多想像空間。事實上,神風特攻隊住在南機場或北埔機
場旁邊,隨時準備出征,南機場就是現在的光華工業區和紙漿廠附近。

日據時代二戰後期,由於視野直對北濱海灘之美崙溪入海口,具天然制
高點優勢,可俯瞰美崙溪入海處、花蓮港及太平洋海景,可輕易掌控出
入於南濱海面船隻及南機場起降航機,形成日軍在花蓮重要軍事指揮中
心。

松園別館為花蓮縣僅存最完整的日據時代軍事建築物,內有日據時期之
歷史建物共四棟,判斷約興建於昭和18年(西元1943年,可能更早),
主體建築為折衷主義形式的磚木、R C混合二層洋樓建築,一、二層樓皆
設拱廊,日本瓦頂。前棟為坐西北向東南的二層樓房,軍事公務用途外
兼具廚房、伙房、洗衣間、睡房等宿舍設施,因為R C混凝土結構,因而
保存較佳;後棟為通道式日式木造住宅形式,因常年荒廢,損壞嚴重;
東側另有兩棟增建建築,一為門房(衛戍房)用途之木造建物;一為坐
北向南RC建築,屋況外觀尚佳。向南RC建築後方另有一幢日式木造公用
宿舍住宅,據曾任長途電信管理局長的 陳義和 先生表示,一位在中國殺
過很多人的高階日本軍官,在此切腹自殺。

日本戰敗後,此地改由國民政府軍隊接管,民國三十六年管理單位為陸
軍總部,由陳誠青年軍駐守;青年軍撤離後,又成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
閒度假中心。中美斷交後,民國六十六年改由國有財產局所有,民國六
十七年交行政院退輔會管理,民國八十五年,退輔會擬以「旅館建地」
出售,地方人士群起反對,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三日 由花蓮縣政府編定
為「歷史風貌專區」。 民國九十年十二月廿日 入選為「臺灣歷史百景」
的歷史建築。

松園庭園草地寬闊,約佔地五百餘坪,入口的庭園內有挺拔的黑松樹約
有五十餘株,主建築前方尚有一水泥砌成升旗台;後庭有避難壕等建築
物,亦分佈老松數株,十分隱密。園內松木林立,樹齡皆達九十年以上
,幽雅恬靜,目前仍由退輔會花蓮農場管理。



文字內容摘自《花蓮-美崙山-松園的歷史探源》
作者:翁純敏、張繼道

" /> 松園別館約建於1942-1943年,為日軍「兵事部」辦公室,與附近的「放
送局」( 民國33年5月1日 設,現中廣公司花蓮台)、「海岸電台」(長
途電信管理局,現中華電信)、自來水場(自來水公司美崙淨水場)等
皆有松林連成一片,為當時美崙山重要建築。此園在日治時期曾是高級
軍官休憩所,傳言日本神風特攻隊出征時也會在此接受天皇賞賜的「御
前酒」,增添許多想像空間。事實上,神風特攻隊住在南機場或北埔機
場旁邊,隨時準備出征,南機場就是現在的光華工業區和紙漿廠附近。

日據時代二戰後期,由於視野直對北濱海灘之美崙溪入海口,具天然制
高點優勢,可俯瞰美崙溪入海處、花蓮港及太平洋海景,可輕易掌控出
入於南濱海面船隻及南機場起降航機,形成日軍在花蓮重要軍事指揮中
心。

松園別館為花蓮縣僅存最完整的日據時代軍事建築物,內有日據時期之
歷史建物共四棟,判斷約興建於昭和18年(西元1943年,可能更早),
主體建築為折衷主義形式的磚木、R C混合二層洋樓建築,一、二層樓皆
設拱廊,日本瓦頂。前棟為坐西北向東南的二層樓房,軍事公務用途外
兼具廚房、伙房、洗衣間、睡房等宿舍設施,因為R C混凝土結構,因而
保存較佳;後棟為通道式日式木造住宅形式,因常年荒廢,損壞嚴重;
東側另有兩棟增建建築,一為門房(衛戍房)用途之木造建物;一為坐
北向南RC建築,屋況外觀尚佳。向南RC建築後方另有一幢日式木造公用
宿舍住宅,據曾任長途電信管理局長的 陳義和 先生表示,一位在中國殺
過很多人的高階日本軍官,在此切腹自殺。

日本戰敗後,此地改由國民政府軍隊接管,民國三十六年管理單位為陸
軍總部,由陳誠青年軍駐守;青年軍撤離後,又成為美軍顧問團軍官休
閒度假中心。中美斷交後,民國六十六年改由國有財產局所有,民國六
十七年交行政院退輔會管理,民國八十五年,退輔會擬以「旅館建地」
出售,地方人士群起反對, 民國八十九年七月十三日 由花蓮縣政府編定
為「歷史風貌專區」。 民國九十年十二月廿日 入選為「臺灣歷史百景」
的歷史建築。

松園庭園草地寬闊,約佔地五百餘坪,入口的庭園內有挺拔的黑松樹約
有五十餘株,主建築前方尚有一水泥砌成升旗台;後庭有避難壕等建築
物,亦分佈老松數株,十分隱密。園內松木林立,樹齡皆達九十年以上
,幽雅恬靜,目前仍由退輔會花蓮農場管理。



文字內容摘自《花蓮-美崙山-松園的歷史探源》
作者:翁純敏、張繼道

-2" />

此文章不存在!